高级检索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体现出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张力。从政治与学术良性互动的视角出发,揭示两者是如何从相遇、契合到结合、融合的发展规律与经验镜鉴,对于新时代筑牢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具有重要价值。五四时期,两者结合处于初步探索时期,早期知识界尤其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通过“译介比附”“以中释马”,已经有了两者结合的思想萌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政治与学术有了初步的良性互动。延安时期,两者结合处于深入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两者结合的主要推动主体,致力于“中马会通”“中马融合”,使政治与学术有了深度的良性互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与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两者结合处于深化发展时期,学术界提出了“综合创新”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的典型体现,中国共产党在两者进一步深入结合过程中实现了融合创新,使政治与学术的互相促进达到了新的境界。新时代,两者结合处于全面深化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成就,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学术界也从深层挖掘关于“第二个结合”研究的新面向,充分展现了政治与学术良性互动的强大力量。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精神特质。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汲取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丰富养分,拥有走自己的路的宝贵历史经验,最有理由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的自信自立,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扬敢于斗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推进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指导中国实践。党的二十大以来,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域,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理论借鉴。着眼新时代新任务,随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演变的新质态,也是新时代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更是一种超越传统、变革旧质、注重品质的新时代劳动观,与作为劳动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出场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等方面内在耦合、高度关联。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的主体意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汇聚改革创新力量、引导劳动者树立新发展理念。为此,必须从明确原则遵循、健全制度供给、完善教育普及、营造社会环境等方面建构工匠精神融入新质生产力的耦合路径,才能切实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综合改革,全面推动生产力转型升级提质。
推进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是新时代我们党军事指导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从习近平强军思想“十一个明确”的主要内容和“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来看,可将其内容体系概括为“七个思想”,即新时代政治建军思想、新时代强军战略思想、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新时代备战打仗思想、新时代军队现代化思想、新时代一体化国防思想、新时代军事辩证法思想。其中,新时代政治建军思想、新时代强军战略思想、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构成内容体系的龙头,从中可领悟我们党强军胜战的战略考量;新时代备战打仗思想、新时代军队现代化思想、新时代一体化国防思想构成内容体系的主体,从中可领悟我们党强军胜战的战略部署;新时代军事辩证法思想构成内容体系的精髓,从中可领悟我们党强军胜战的战略灵魂。
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法学专业自身在发展专业思政上存在独特优势,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即内蕴思想政治的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则是实现专业思政重要的理论资源,作为支撑性学科,法学专业的专业思政内容能够辐射到其他专业的思政教育进程之中。透过《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的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等丰富的实践经验,清华大学法学院正探索发挥学科优势资源,实现法学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从思想传承发展的角度看,列宁关于执政党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思想展现出一种深刻的自我革命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要概念有启发性的意义。在哲学基础层面,列宁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提出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成为执政党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的关键所在;在现实实践层面,列宁晚年围绕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大问题,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出发探索了执政党如何具体开展自我革命工作。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工作而言,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把握列宁关于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精神,以便找到破解现实问题的思路。
辩证唯物主义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在于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问题、发展的艰难与曲折问题、统筹兼顾问题、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分为市场导向型、合作经营型、农田流转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型、农村创业就业型等建设方式。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西方经济学发展遭遇的瓶颈和困境,亟须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的经济学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立场,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打破西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偏见。
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秘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主要体现为强烈的历史担当、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伟大的历史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的理论特质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历史见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方法,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本无序扩张的现象,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考察资本的内在逻辑发现,其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也有无序扩张破坏经济发展的一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优势,能够超越资本的内在逻辑,在限制资本和利用资本之间找到最优解。为此,要强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效能,限制和约束资本无序扩张的冲动,引导和规范资本投资行为,使资本充分发挥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作为党建话语创新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性发展和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其从属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话语体系。对于这一概念的考察必须要坚持唯物史观,需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审视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实践主体和理论特质。就其科学内涵而言,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生活实践的文化样态;就其实践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建构者,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培育者和践行者;就其理论特质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这种实践导向突出地体现在其生成后,就对党的全部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22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于2022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与会政党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加剧的背景之下,深入探讨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及实质,充分总结了目前国际工人运动的现状,并进一步展望了社会主义的未来。会议就制定工人联合行动策略、加强世界社会主义斗争达成了有效共识,有力凝聚了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力量,必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和联合,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当前学界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命题的探讨,多注重于技术层面的分析,忽略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所秉持的现代性价值维度的探讨,因而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认识不够完善。从中国现代性价值体认探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标志,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标志,体现为人民性、完备性、规范性、包容性、有效性;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体现为整合性、协调性、法治性、创新性和生产性。
在黑格尔看来,真实的自由是在普遍伦理秩序与个体意志之间达至一种内在的和谐。其中,普遍伦理秩序囊括现实世界中具有必然性的伦理生活,家庭是其中兼具始点与终点意义的重要环节;此外,家庭伦理形态同古希腊社会模式具有一致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一个阶段的缩影,这是家庭与自由实现产生联系的历史原因。从合乎人的需要出发,黑格尔认为爱是家庭伦理的精神,它体现自由的本质,自由在家庭里的实现即爱现实化自身的过程。黑格尔通过思辨逻辑进一步揭示出:家庭作为伦理的最初形态,其在活动范围和理性参与等维度存在局限,这推动伦理向其他环节过渡以追求更高形态的自由,而后续自由的实现又依赖于家庭伦理对个体整体意识的最初培养。
高校本硕博思政课是一个总体教学目标一致、课程体系连贯、课程层次递进的有机整体。统筹推进思政课建设,促进各门课程有机衔接,是新时代高校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整体性意识薄弱、思政课知识体系建构尚需优化、不同学段学情特点把握不饱和、一体化教学保障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这影响和制约了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整体性,探索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实现本硕博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衔接。具体可着眼于深化高校思政课整体性建设研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赋能思政课整体性教学、完善一体化教学体系设计、创新制度保障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合力推进高校本硕博思政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与一体化发展。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掌握领导权、强化领导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党在新时期的领导需要,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领导制度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实现全方位重塑。具体来说,为强化依规领导,重新确立了党的领导的制度规范;为探索依法领导,健全完善了党的领导所需的法律体系;为改善民主领导,恢复重塑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为推进科学领导,恢复重建了党的集中领导制度。新时期党的领导制度的重塑与重建,从根本上实现了党的领导制度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巩固和加强了党的执政地位,保证了新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领导制度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新时代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发挥课程价值引领功能,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增强思政课理论性;不断优化课堂内容,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中具有鲜明的历史思维,如将中国历史纳入调查研究的范围,借鉴治史之法提出“四面受敌”的调查研究方法,注重在历史变动中审视调查研究的核心命题等。这种历史思维与毛泽东本人的史学素养及对唯物史观的遵从密切相关,也是他对中国革命经验阶段性总结的逻辑结果。历史思维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具体实际与文化传统的深刻洞察,也力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个结合”的必然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任务的实现。不断优化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我们从社会技术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探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社会技术是与自然技术、思维技术并列的技术形态,它具有系统性、变革性、可检验性等特点。人们通过社会技术的建构与应用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运行,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作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社会技术的属性,表现在其作为政府的思想教育工程,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手段之一,同时又与社会技术进步的基本目标一致,都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从社会技术层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系统性、变革性和可检验性三个层面深入反思,以“大思政课”建设支撑制度构建,以智能技术拓展创新空间,以文化自信明确价值指归,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思想交往是个人意识通向共同体意识的过程。筑牢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思想交往的保障,它也是交往共识能否出现的依据。从交往前、交往中、交往后看思想交往可能性条件,可以发现交往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需求、交往资质与关系、心智同一、碰触点感觉是思想交往的发生学基点。基于这四个可能性条件的交往主体话语能力决定了思想交往的深度与广度。主体话语能力越大,思想交往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主体话语能力越强,越能快速促成思想共识,其思想引领力愈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首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党的领导能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定力、凝聚共识合力、激发内在潜力、注入持久动力,以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四重磅礴伟力,实现二〇二九至二〇三五年总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集中体现。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出发,科学阐释了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强调“向后看为的是向前看”,总结历史的意义在于开辟未来,即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他认为只有解决历史问题才能摆脱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开辟未来,也只有着眼未来向前看,不在历史问题上陷于无休止的纠缠,才能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他还强调反思历史可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为开辟未来提供精神动力;尊重历史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开辟未来;总结历史经验才能避免错误倾向,为开辟未来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高校思政课承载立德树人之要务,建设具有政治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思政课关乎时代新人的培养,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作为立德树人关键枢纽的高校思政课管理部门,既是激发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关键部门”,也是党政方针的传递者和践行者,还是错误思潮的防范者和抵御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管理部门积极作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保驾护航,交出了满意的时代答卷。但其存在的一些“弱为”痼疾构成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包括:重视教学改革过程的宣传推广,对教学改革的反思关注不够;缺乏辩证思维,顾此失彼;政策实施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有待强化;各部门的协同性亟须进一步加强,育人合力仍有提升空间。优化的路径包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仅要看到思政课教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不能回避其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注意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把握其运行的特殊规律,提高施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调查研究,增强政策实施的前瞻性、系统性。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铸魂育人,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充分认识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教学贯穿于思政课所有课程和教学的全过程,用好“大思政课”等多途径,突出讲深讲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统筹好“四有”与“六要”的关系,可以明确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努力方向。第一,以理想信念为首要基准。通过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基因,牢记思政课的课程属性,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学,保证思政教育的政治方向。第二,以修身立德为重要条件。以职业规范自律,以职业道德自尊,以职业荣誉自信,提高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第三,以学识扎实为奋斗导向。通过增强思政课程的艺术特色,协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服务艺术产业与文化事业,提升学术思维和专业能力。第四,以育人成才为根本目的。关心关爱关怀学生,以仁爱之心贯穿思政教育的各环节,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培养担当时代使命的青年艺术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