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8, 4(1): 8-16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国战略——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胡鞍钢
胡鞍钢,王然,肖贵清
 
【关键词】 

【Abstract】 

访谈嘉宾

[访谈嘉宾简介] 胡鞍钢,男,1953年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经济学博士。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社会职务。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访谈人

[访谈人简介] 王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并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制定了战略规划,形成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国战略。胡鞍钢教授是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领导的团队已出版国情研究系列中外文专著、合著、编著上百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主编和撰写《国情报告》1400余期,对国家重要决策产生持续影响。

访谈人围绕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具体内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容、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战略的主要特征、如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以及党的十九大关于满足人民生活的新部署等内容,与其进行了交流。他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思想认识,对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国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访谈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明确了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请您谈一谈这一历史方位的具体内涵应当如何理解。

胡鞍钢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了明确定位,这一历史方位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历经三个时代。一是国民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时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与建设,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之后的经济起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资本、制度资本基础。二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经济处于加速追赶阶段,这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达到9.9%,创造了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高纪录,中国社会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快速富裕起来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从世界大国时代进入世界强国时代。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在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

第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强国”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了四个强国目标: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新增了数个强国目标: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例如,《中国制造2025》就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蓝图。目前,有关部门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着手制定交通强国的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包括五大目标:建成富民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强国,建成中国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更加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时间段:一是1949—1978年,处在低收入阶段,按照1978年农村贫困标准,当时有2.5亿贫困人口。二是2000—2010年,处在下中等收入阶段,到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又进一步减至1.7亿,贫困发生率降至17.2%。三是2010—2020年,处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到2017年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将减至3046万,贫困发生率降至3.1%,预计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消除。之后是2020年后,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进入共同富裕时代,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直到2050年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就提出,要用50年(到2006年)或60年(到2016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战略设想。21世纪以来,中国加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中国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人类发展指标(HDI)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均在缩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仅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且要将其转变成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中国贡献”。

第五,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虽然从过去的一盘散沙到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从一穷二白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发展,但人均GDP仍居世界后列,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1位,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29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38位,处在世界边缘化地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上升至第2位,货物进出口额上升至世界第1位,外汇储备上升至世界第1位,已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是综合国力,均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科技创新最大的发动机,中国的发展也让世界受益。到2050年,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国人民必将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21世纪中国发展进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面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新步伐,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科学判断永载史册。

访谈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和鲜明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中提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障碍,这里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胡鞍钢教授: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不仅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需求的质量显著提高;不仅对单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要求与日俱增。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已经由绝对落后水平转变为相对落后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领域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近14亿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公平需求。从经济方面看,首先是收入不平衡,包括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消费不充分,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从社会方面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在教育方面,从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就学机会看,农村还落后于城市,中西部还落后于东部;在医疗方面,从卫生健康投入、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及卫生健康水平看,城乡和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均不够充分,难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的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

四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逐渐从国土和军事安全转变为政治安全,再转变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使得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此外,民主、法治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全局性的变化,也是历史性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方略,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发展的主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个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包括推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不断优化;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减少要素市场扭曲,解决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体现了新时代经济思想的方法论,要统筹协调经济增速、经济质量和运行风险这三者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更是创新发展新时代。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要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访谈人:您在近两年的研究中始终关注中国发展的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这一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特征?

胡鞍钢教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并规划了可付诸实践的战略步骤,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和大战略观。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此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比,既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延续性和与时俱进,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和宏伟蓝图。

第一,核心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后进一步充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表述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点从2050年提前至2035年。

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明确。所谓“全面建成”,总目标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明确,领域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社会上的“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目标之间的全面联系。

从更为具体的目标内容来看,提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内涵;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提出“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是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和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标志。

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法论,即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在30年前,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分三步走”战略。在20年前,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按照独特的分步走战略,一步步走来,又一步步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在更高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明确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一独创的、科学的发展方法论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远大目标和宏伟蓝图的基本途径。从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看,到2035年,中国将用三个五年规划指导国民经济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三个五年规划指导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六个五年规划,将根据2035年总目标和2050年总目标要求,把握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不同时期五年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由此制定重大发展任务,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作为实现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的突出体现和抓手,从而使得宏大战略目标可操作、可落实、可实现。

根据我们的研究,到2050年,我国人均GDP(2011年国际美元)相对美国人均水平将从2035年的50%~57%提高到2050年的70%以上,可以视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到2050年,我国GDP将稳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量的3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成为世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强国,是有坚实基础和充分把握的。

总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长远的、全面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任务,我们对这一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

访谈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为此,党的十九大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系将有哪些现代化要素和新的特征?应当如何构建这一体系?

胡鞍钢教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速各类现代化要素的投入和积累,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体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污染“脱钩”,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全面创新时代、绿色发展时代,将成为包括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国家、智慧社会等在内的创新型国家。

二是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大大提高。

三是中高速的经济增速。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速在世界大国中仍居前列,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

四是高水平的农村发展。具有较高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融合的城乡发展体制、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较快提高。

五是更平衡的地区发展格局。国家战略规划、跨地区战略规划、区域性战略规划衔接有序、配合有效。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成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更为有效。跨地区的转移和互助机制逐步成型。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六是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更具活力的市场调节机制、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有效率的政府服务体系以及更加安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协调机制。

七是更全面的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成为贸易强国、对外投资强国,具备一批全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以及面向全球的创新合作、产能合作、服务合作、投融资合作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的同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具体部署。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第一,以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形成发展新优势。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要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新的现代产业优势。

第二,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各重要领域的全方位战略支撑。要加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大发展。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格局。

第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要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东部地区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使我国产业发展展现全面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注重投资的整体收益、长期回报与外部效益结合。通过破解物流瓶颈、降低生产原料成本等,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快的经济增长。

第六,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将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中国经济保持高质量稳定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访谈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您看来,党的十九大在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哪些新部署?

胡鞍钢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广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八个更”来概括: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我国持之以恒惠民生的实践不断走向深入,党的十九大提出改善民生的新部署,更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社会建设维度来看,党的十九大对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部署,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多个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一,幼有所育。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体现了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未来将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预计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85%。

第二,学有所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条件下,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至2020年达到50%以上,进入基本普及阶段。

第三,劳有所得。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保持总人口就业率(在55%左右),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市场主体超过上亿户,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第四,病有所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

第五,老有所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第六,住有所居。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第七,弱有所扶。健全以扶老、助残、爱幼、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之后进入最低生活保障网兜底。

第八,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一,清晰界定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逐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完善非基本公共服务。针对公共服务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要确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作用。政府保基本,主要解决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问题,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八项清单),特别是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促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主要解决公共服务的不充分问题,开放各类服务市场,鼓励市场主体进入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公共服务需求,在开放市场中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推动市场健康发展。采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与民生福祉相关的教育培训产业、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

其二,增进民生福祉,关键是守底线、补短板。守底线主要是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通过完善转移支付方式,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兜底和保基本功能;补短板主要是强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七个有所”方面的薄弱环节。例如,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又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再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旧难度大、问题多、压力突出,人口老龄化有效应对亟待破解,幼有所育仍然不能得到普遍满足等。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民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其三,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加快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增进民生福祉的能力,必须根据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可实现的民生发展规划目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增进民生福祉。同时,民生福祉具有正外部效应,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需要积极发展民生服务业,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的积极性,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民生服务业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应用大数据、新技术,实现民生领域服务精准对象、精准服务,全面提高公共部门生产率,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衔接,让人民群众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拥有14亿人口的巨国,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政府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观念,带领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作者
胡鞍钢
王然
肖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