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3): 21-25 doi: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研究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方向与建设进路1

孙秀玲, 吴秀红

The New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ve Path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n Xiuling, Wu Xiuhong

编委: 张牧云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吴秀红,法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摘要

中共党史党建学是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和自身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为实践基础,明确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与使命,凝练研究方向、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关键词: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 ; 研究方向 ; 内涵建设

PDF (113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孙秀玲, 吴秀红.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方向与建设进路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 2022, 8(3): 21-25 doi:

Sun Xiuling, Wu Xiuhong. The New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ve Path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J], 2022, 8(3): 21-25 doi:

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在法学门类拟新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是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和自身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一级学科,根据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的使命,明确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一、 明确学科定位

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围绕党百年历史,从学理学术方面正确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回答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高校是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重镇,加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学理性,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是高校学人的职责与使命。在学科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为实践基础,以党的历史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党史党建融合发展、整体建设,在学理上要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共党史党建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完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学术范畴和规范,以高质量定位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

二、 凝练研究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党建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新任务。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并有机统一于“四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中。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要坚持大历史观、大格局观,特别是要以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为重点,把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以及党的理论指导等问题有机结合,建立既有普遍特征同时独具马克思主义传播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第二批重点马院,为充分发挥好重点马院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在全疆高校建立了中共党史党建系,为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做好充分准备。依托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二级学科等平台,围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建设,针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共性特征,进一步丰富中共新疆地方史研究,目前,新疆师大马院党史党建学科凝练为三个研究方向,为申报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奠定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是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思想与理论基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体系。该方向按照“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2]的要求,坚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结合党的历史研究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的早期历史中,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革命关系十分密切,新疆特殊地缘战略位置使其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接的“西部通道”,有许多中共党员通过此通道到共产国际学习提高,也有许多中共党员学成途经新疆回到国内,其中还有不少党员留在新疆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促进新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产国际联共(布)涉疆中共党员档案搜集整理编纂研究”,搜集、挖掘、整理这些原始档案资料,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地域特征,丰富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加强中共新疆地方史的整体性研究,填补涉疆中共党员档案研究空白,深化中共党史研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依托“新疆红色历史研究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平台,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历史,深入挖掘新疆党史文献和早期党员代表人物的珍贵史料资源,开展新疆红色历史、新疆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史论结合,深刻揭示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发展规律,形成高学术含量的史与论真正融为一体的研究成果,助力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2. 党的建设与边疆社会发展

党的建设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紧迫的现实问题。从党的建设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深入研究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的研究,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3],本研究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指示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问题,研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研究党对边疆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实践,研究基层党建在推动边疆地区发展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改进基层工作作风,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依托自治区意识形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聚焦基层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关注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以及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形成基层党建工作引领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3.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研究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党的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史党建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新疆工作,明确了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都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新疆工作的深邃思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本研究以加强党的领导为重点,研究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深刻内涵、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阐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治疆方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这既是对新时代新疆治理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指引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纲和魂。本研究依托自治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中心,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论形态,重点研究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思想基础;围绕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论,坚持“五疆同治”,建立体制机制等,重点研究加强党对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领导方式、决策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基于此,进一步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在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中,增强“四个自信”、提升“四个意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

通过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学理阐明真理,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提供学理支撑。

三、 推进内涵建设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辉煌历程,当下又迎来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如何将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共党史党建设置为一级学科,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各自为政的问题。”[4]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二者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党史研究是基础,没有历史厚度难以把握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党建研究是支撑,没有党建研究就会导致党史研究缺少理论高度和价值依归”[4]。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动发展。目前,党史二级学科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党建学科作为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属不同学院,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成果不够集中等问题。为避免各自为政,学校应做好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将党史党建学学科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明确研究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优势和成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提供支撑、打好基础。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取得建设性成果亦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支撑。

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红色故事,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建设大美新疆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中共党史党建基本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历史基本问题研究”专题课程,打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精品课程、“新疆红色精神”精品课程,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形成教学资源库和一批有分量、有见解的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与思政课结合起来,既形成科研成果,同时服务于思政课建设,培养为中华民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一代青年。

3. 培养本学科专业人才队伍

目前,本学科人才队伍以政治学、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新疆地方史等研究方向的教师为主体,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应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力量,整合相关学院的师资力量,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优先引进党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建设本学科后备人才队伍。凝聚师资队伍和研究力量,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党史党建学科人才,切实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 加强科学研究

围绕党史党建三个研究方向,组织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开展深度研究,产出学术成果,加强智库队伍建设,发挥咨政作用。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产国际联共(布)涉疆中共党员档案搜集整理编纂研究”为依托,组织学院科研能力较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参与课题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重点,深刻阐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的必由之路,是使党在风雨来袭时成为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的必由之路,从而能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凝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力量,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经验。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产国际联共(布)涉疆中共党员档案搜集整理编纂研究”(项目批准号:21【-逻*辑*与-】amp;ZD032),2021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21ZJFLY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1-07-02(2).

[本文引用: 1]

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22-03-22(1).

[本文引用: 1]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继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N].人民日报,2022-01-22(1).

[本文引用: 1]

王炳林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方向

[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2):15-17.

[本文引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