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1): 47-54 doi: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周军, 杜珍珍

Value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Path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New Era

Zhou Jun, Du Zhenzhen

编委: 王贵贤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周军,法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杜珍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最新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在立足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各种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任重道远,需要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引全社会、各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格局。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生态文明 ; 现代化

PDF (122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周军, 杜珍珍.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 2023, 9(1): 47-54 doi:

Zhou Jun, Du Zhenzhen. Value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Path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New Era.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J], 2023, 9(1): 47-54 doi: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重申人与自然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对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缘起

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历经百年,最终汇集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智慧,根源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时又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思想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这一理论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所形成的宝贵成果,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概括性的表述,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代化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智慧。

1. 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与自然失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只有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与万物共同构成自然界,即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中理解和把握现实的人,强调现实的人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存在物,且从一开始就在生产实践中打下了意识的烙印,并以劳动为中介从自然界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善,资本逐利性和扩张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渐显现,资本家不停地追逐利润且无序扩张,忽视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而只是将其作为生产资料的攫取对象。资本家通过工人劳动对自然进行占有利用,不断加大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致使生态失衡、生态系统退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马克思虽然肯定了资产阶级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但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劳动成为雇佣劳动,资本为了实现自身增殖的目的,必然要通过雇佣劳动并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来实现。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资本为核心,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肆无忌惮的征服,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规律。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强调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高级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现实超越,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2. 历史逻辑:传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智慧。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生态和谐。传统中国哲学认为,和是处理人与自然问题的关键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一致性。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天、地即为自然界,人则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揭示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孔子云:“天言何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对于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应该保持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前提和原则。荀子在《天论篇》里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揭示了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克己节制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儒家对于保护自然的要求和准则。道家思想则以道为核心,强调道法自然,反对过多干预自然,主张循道而行,注重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追求万物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老子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4],阐明了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即人属于自然界。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北宋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强调人与天地万物存在内在统一性。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遵循。

3. 现实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性发展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立足于新的历史阶段而形成的宝贵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探索我国生态环境发展道路,总结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污染严重、资源趋紧等严峻复杂的问题,运用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性和建设的长久性。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年来我们为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付出的努力和过去五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深刻阐述,在把握我国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行了战略布局。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梦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人民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渐提升,更加向往环境优美的家园。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许多矛盾与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美好生活愿景还有一定差距,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明确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是一个蕴含丰富价值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包含协调兼顾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统筹平衡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又体现调解谐和当代价值与永续价值的目标。

1. 协调兼顾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

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给予了这场工业革命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新进程,是跨越农业文明开启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检验,工业革命过分注重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忽视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警醒了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我国,对如何处理人民的价值需求和自然界本身价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警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6]55这表明人类存在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新时代以来,我国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是密切联系的,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自觉超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多强调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价值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没有自然价值就没有人的价值。这一理念既体现了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又完全兼顾自然价值,彰显了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双向增益。

2. 统筹平衡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峻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以及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屡见不鲜。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不仅使人与自然关系失调,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主张以最少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和价值指向,强调经济决定一切、经济解决一切。这种传统现代化建设道路日渐暴露出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缺点,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着重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致力于解决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共生共存的难题。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智慧,是根本区别于西方传统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更加强调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曾尖锐地批判资产阶级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保护的错误做法,认为如果发展生产力只是为了单纯追求经济价值,那么在这种生产力发展状态下的人只是被当作一种工具,失去作为人自身对生态价值需求的理性。“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共生的价值意蕴,生态环境越优美,人居生活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又能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等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3. 调解谐和当代价值与永续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环境优劣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调解谐和当代价值与永续价值,指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能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又能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实现子孙后代乃至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生态价值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演进都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一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史,人类社会历史就是先辈与当代人以及世代人在一脉相承、代代相传中不断创造文明的历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赓续传承的共同体。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当代价值和永续价值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一方面,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利益提供了环境保障,充分维护了当代人的生态价值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体现为在实现当代价值的同时兼顾永续价值。另一方面,当代价值和永续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链条中紧密关联的两个方面。如果当代价值得不到实现,那么当代价值的传承将不复存在,永续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永续价值,当代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延续,当代价值和永续价值终将虚无缥缈。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对地球以及对生命的延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三、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困境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面临新挑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要深谙“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的发展道理,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日之功,认清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厘清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

1. 生态价值观传播认同度不够广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指导着人们所有的实践活动。这种系统化、定型化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支配着人们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并产生根本性、持久性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依托于生态文化的建设和传播,需要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审美的态度正确对待大自然。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应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政策,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也缺乏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尽管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与自然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日渐加强,但是总体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落后于渴望美好生活的意愿。尤其是我国部分乡村地区对生态价值观的认同感较低,忽视维持生态稳定在生产生活中重要作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民对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不够坚定,仍然存在大量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和生活习惯,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意和爱护之心,加强生态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工作任重道远。

2.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够成熟

中国作为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现代化建设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发展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显露。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比较短,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长期积累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呈现出边建设边破坏的特征,并日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此,国家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的决心和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毅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转变。但是,“自然资源资产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确、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9]等弊端依然存在,切实有效的产权制度也有待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落实不到位,生态补偿工作机制不成熟、付诸实施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虽然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但总体上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环节有待进一步确立完善,生态补偿立法落后于生态问题、补偿资金不足、补偿规范不到位时有发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

3. 绿色循环发展体系落实不够完善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需要全民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建立健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绿色循环发展体系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结合国际发展趋势、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的战略选择,针对的是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关系的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旨在破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遵循客观规律而产生的不和谐现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宏观层面上,我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发展,在绿色循环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落实到微观层面,尽管人人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都向往优美的居住环境,但仍存在绿色循环发展体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精准高效的绿色低碳产业结构有待完善,钢铁、石化、纺织等行业绿色化改造仍然在路上,与之配套的绿色环保产业和绿色供应链也有待健全。同时,面对巨大的物流市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尚未健全,运输工具、运输结构、运输组织管理绿色化发展有待加强。绿色物流在技术研究和服务水平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观念淡薄、效率低下、设备设施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困扰着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加之我国绿色消费主体参与乏力,基础设施尚待绿色升级,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短板较多,绿色产品消费不容乐观,各种浪费行为时有发生,包装过度、塑料污染现象屡禁不止,全社会绿色生活意识和绿色消费行为有待提高。

四、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认识论问题,又是实践论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如何建设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总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1. 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55-56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和寄托性,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0]这说明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二者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各自为营、对立排斥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自然封闭起来是不可能的。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体,如果二者处于各自封闭的状态,不仅维持已久的物质转化关系会断裂,而且会致使生态失衡,甚至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如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显露出日益恶化的发展态势,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因此,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并将我国传统生态思想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不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智慧,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而让这一理念贯穿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成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规范和行动准则,不断开辟美丽中国新境界。

2. 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

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法治制度体系,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生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1]精准严密的制度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资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创新并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提供制度保障。第一,深化对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实践发展的认识,根据现实需要完善并创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前期预防、中期监督和后期追责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让生态文明法治制度真正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实现群众参与保护。人与自然能否实现和谐共生关键在人,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法治制度的贯彻落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开展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让人民群众自觉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监督能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不断落实生态补偿修复机制。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要认清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环境越优美,人居生活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修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恢复到被损害之前的状态,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美好目标。

3. 促进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2]50,“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12]50。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毫不动摇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第一,健全现代化绿色发展体系,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只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推动其他领域实现绿色发展,才能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完善绿色产品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以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为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健康有效的生态支撑。第二,坚持创新引领,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能源革命,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双碳”变革,促进钢铁、石化、纺织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第三,稳步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转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发展模式”[13],不仅资源利用效率低,而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可持续发展,要以共生共荣的大局观坚持生态优先,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促进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综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彰显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情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4],这一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2]18-19,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2AKS0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6.

[本文引用: 1]

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86.

[本文引用: 1]

荀子精解[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256.

[本文引用: 1]

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7.

[本文引用: 1]

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31.

[本文引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35.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4.

[本文引用: 1]

方世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价值与路径研究

[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8.

[本文引用: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4.

[本文引用: 1]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82.

[本文引用: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3]

燕芳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路径

[J].理论视野,2019(9):44-50.

[本文引用: 1]

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0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