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1): 127-136 doi: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演进逻辑与实践进路*

张晖, 魏晖

Historical Changes, Evolutionary Logic and Practical Progression of Labour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ang Hui, Wei Hui

编委: 李云峰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张晖,经济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魏晖,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摘要

重视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劳动教育始终与国家和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大体经历了服务于政治导向的工农业生产、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服务于时代新人的培养三个历史阶段,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挖掘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统筹劳动教育资源,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共同体,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关键词: 新中国 ; 劳动教育 ; 历史进程 ; 演进逻辑 ; 实践路径

PDF (125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张晖, 魏晖.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演进逻辑与实践进路*.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 2023, 9(1): 127-136 doi:

Zhang Hui, Wei Hui. Historical Changes, Evolutionary Logic and Practical Progression of Labour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J], 2023, 9(1): 127-136 doi:

劳动教育具有独特育人价值,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深化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劳动教育的政策体系也日益科学化与规范化。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深刻总结其演进逻辑,有利于客观全面地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走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铸魂育人作用,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有益启迪。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

我国的劳动教育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历史阶段。

1. 劳动教育服务于政治导向的工农业生产: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社会现实,短时期内快速恢复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强国必先强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鉴于旧有文化教育事业远不能适应新社会发展的需要,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1950年5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中将当时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概括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并提出劳动教育作为贯彻“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的重要内容,要在教育工作中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观点和习惯,提升人民大众从事劳动创造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组织原来不从事劳动生产的人们逐步地参与劳动生产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2]在“两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迅速完成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教育事业呈现新风貌。然而,囿于苏联教育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智轻劳”观念的影响,当时教育领域里依然存在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生轻视体力劳动、鄙视劳动者等问题。1954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强调“能升学固然是正当的,光荣的;如不能升学,而从事劳动生产也是正当的、光荣的”[3],对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加以纠正,推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1955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同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等文件,在小学阶段开设手工劳动课,劳动教育由此正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要求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除注意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外,还应注意进行综合技术教育,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掌握工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转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5]34的教育工作方针,要求“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5]35。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明确规定,在中小学要积极开设生产知识课和劳作课,中学阶段的劳动课程要以传授农业知识为主。[6]与此同时,全日制学校制度与半工(农)半读学校制度并存的教育制度应运而生,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接受以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为毕业后从事工业劳动和农业生产奠定基础。1966年以后,“左”倾教育思潮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教育的政治意味浓厚,过于强调生产劳动的作用,甚至把学习与劳动对立起来,出现劳动代替教育、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等现象,偏离了教育规律,破坏了教育成果。

总体来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面临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需要动员和团结一切劳动者。据此,党和国家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劳动教育激发广大劳动人民参与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劳动教育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1978—2012年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7],会议精神推进了我国教育事业拨乱反正的节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事业随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

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服务性劳动与工农业生产劳动并列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并把职业技术教育列入普通中学的劳动教育内容。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8],取代了自1958年以来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表述。1982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提出:“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适当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9]同年10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彭珮云在中学德育大纲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德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五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10],从而正式提出了“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从“三育”到“四育”,再到“五育”,党的教育方针究竟如何表述在当时存在不同的看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1]77,并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11]80。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这一时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表述被正式确定下来,虽然劳动教育不再被独立提出,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削减。此后,教育部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等文件,对于在大中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有力推动了劳动教育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3],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2000年1月,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取消了必修课中劳动技术课的单独设置,改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启了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劳动教育新形式的探索。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14]。2007年,教育部制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15]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6]。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呈现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新取向,但是囿于较为庞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日益泛化,课程目标不明确,课时难以保障,特别是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劳动教育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其育人价值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和彰显。

3. 劳动教育服务于时代新人的培养:2013年以来

针对大中小学教学实践存在的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出发,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7],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得到重视和加强。但学校劳动教育仍然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等渠道开展,不利于劳动教育功能的切实发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求各级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德智体美“四育”之中。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学段要求、途径和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要在大中小学中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此前文件提及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细致规划。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教育课程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独立课程和必修课程。

新时代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党中央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机制保障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劳动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四育相互融合,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锻造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演进逻辑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劳动教育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深厚的内在逻辑。

1. 历史逻辑: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18]自古以来,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赞美劳动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认同,并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劳动教育的规范和认知。《礼记·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孟子》有言:“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蒙学读物均涉及了家务劳动和生活习惯等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更是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如《诗经》中的《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等记载了劳动人民丰富多样的劳动生活场景,表达对劳动的赞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为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在长期农业生产劳作中还创造了耕读文化,“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左宗棠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曾国藩在家书提到“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等。强调读书与劳动相结合的耕读作为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兼具劳作实践和自我发展的双重意蕴,为新中国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养分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推动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与此同时,重视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不断创新,不断推动劳动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新时代以来,劳动教育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育人资源,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劳动文化的生命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完善耕读教育体系”,将“农耕和读书相结合”引申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中国农耕文明的当代育人价值,使青年学生感受劳动之美,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

2. 理论逻辑: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践行和发展

劳动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蕴含着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正是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20]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资本家视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并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加强劳动强度等方式竭力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甚至不惜大量雇佣童工,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权。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童工问题的残酷性,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将其视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有力手段。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1]三是劳动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工具。人类解放归根结底是劳动解放,人要在劳动中解放自我、发展自身、实现自我。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的劳动被异化,反过来成为剥削和奴役劳动者的工具,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才能真正从这种异化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人们通过辛勤劳动,推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人类解放。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重视劳动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和路线等方面,更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产劳动的基础性作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者的认识,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重视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劳动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得到拓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号召,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当代的新发展,而且为在全社会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3. 实践逻辑:劳动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深化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根据不同的时代任务和实践要求,目标、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的迫切任务,我国劳动教育重视和强调与工农业生产领域相关的体力劳动,以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以服务国家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在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劳动力、改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围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教育与生产劳动在结合的内容、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从强调体力劳动向体脑结合转变,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等形式,强化对服务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在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国家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虽然仍被视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在形式上由劳动技术课这门独立课程转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自行设置劳动教育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结果是劳动教育在学校中陷入被忽视的境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造成了重智轻劳的局面,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全面加强。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被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之内,具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的地位;劳动教育不再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开展,重新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并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劳动素养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被细分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维度,体现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不断增强。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教育,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方针、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但总体上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了各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现实需求。

三、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强化劳动教育,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征程上锻造时代新人的必由路径。当前,劳动教育相较于德智体美“四育”,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课程资源紧缺、规范性实效性不强、资源整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举措,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 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挖掘劳动教育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首要的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随着劳动教育被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各级各类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自身学段要求、学生特点和学校资源等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课程资源匮乏、课程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钩等问题,劳动教育教学无法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因此,要在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资源,从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挖掘劳动教育育人价值。

具体而言,一要坚持专设与融入相结合,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要在大中小学范围内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学段和学校类型的不同,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编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教育,研究制定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指南,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他学科、专业和课程。二要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推动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挖掘好所有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的劳动态度以及丰富的劳动情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大中小学学生的实践体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平台,让学生在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涵养劳动情怀,提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保证课程教学中使用劳动要素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在积极创建劳动教育平台的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开发和运用,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授课方式。例如邀请名师制作劳动教育线上精品课程,或通过VR、AR等技术构建虚拟劳动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虚拟三维化劳动场景中进行各项沉浸式劳动体验,有效弥补传统劳动教育课堂的不足之处,提升教育效果。

2.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

提升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根本追求。劳动素养作为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聚焦核心劳动素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破解劳动教育难题的重要举措。第一,建立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监测制度。劳动教育循序渐进地在不同学习阶段开设相应课程,要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劳动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通过建立劳动清单、劳动值周评价制度、劳动教育评价手册等对学生劳动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劳动素养情况。既要根据学生在日常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作出日常表现评价,也要在学段结束时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评价和本学段劳动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劳动素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入档案。第二,构建多元化的劳动素养综合评价模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应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要将各个主体的评价分数按照一定比例综合后作为学生的评价等级,并在校园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和审核,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第三,发挥劳动素养评价的激励、约束和导向功能。要将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学校评优评先、学生毕业就业、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提升劳动素养。

3. 统筹劳动教育资源,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内容等方面各有侧重,其间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这决定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必须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统筹衔接,分层递进。现阶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段链条,各学段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劳动教育内容脱节和课程重叠现象同时存在,不利于学校劳动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推进,搞好分工与协作,确保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首先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和目标的一体化。要从整体上把握劳动教育的总体性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综合制定各学段相互衔接、分层递进的劳动教育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小学低年级劳动教育注重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的启蒙,中高年级劳动教育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和热爱劳动态度的培养;初中劳动教育注重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和公共服务意识;高中劳动教育注重劳动锻炼和意志磨炼,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普通高等学校注重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造性劳动能力。[22]其次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要紧扣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总体目标导向,结合各学段劳动教育的不同任务和目标,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现有效衔接,能够在不同学习阶段顺利过渡。最后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一体化。要探索建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同体和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课程和师资等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为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提供保障支撑。

4. 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共同体,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3],劳动教育也不例外。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劳动资源,推动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共同体,统筹兼顾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形成“1+1+1>3”的合力效应。要强化家庭在劳动教育共同体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重塑家庭劳动教育阵地,贴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通过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掌握必要的日常家务劳动技能。要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共同体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的培训和考核,强化在职教师的劳动教育责任意识,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教学这一主渠道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改进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提升学校劳动教育实效。要重视社会在劳动教育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社会既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广阔平台,自身又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对劳动教育进行有效补充和深化。要不断挖掘社会劳动教育资源,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的社会力量,为劳动教育搭建平台。同时,根据地方特色和资源建立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场域,加强社会劳动教育与家庭和学校劳动教育的紧密衔接,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模式及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BJSZ2020ZD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7.

[本文引用: 1]

钱俊瑞

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下)

[J].人民教育,1950(2):8-11.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49-250.

[本文引用: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本文引用: 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9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2]

刘世峰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0.

[本文引用: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4.

[本文引用: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5.

[本文引用: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519.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本文引用: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9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6.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21):868-878.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44.

[本文引用: 1]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30-43.

[本文引用: 1]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21.

[本文引用: 1]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5(9):31-33.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81.

[本文引用: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本文引用: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本文引用: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本文引用: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2-11.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9.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