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4): 169-179 doi:

理论热点研究评析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概述*

李玉蓉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22

Li Yurong

编委: 夏清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玉蓉,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

摘要

2022年,国史学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将国史与党史研究相融合,积极挖掘新史料、探索新方法,有力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总体来看,国史学界在理论与方法、内政外交、经济建设、社会文化、人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并积极探索党史国史的书写新范式,努力构建国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国史研究 ; 叙事体系 ; 书写范式

PDF (136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玉蓉.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概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 2023, 9(4): 169-179 doi:

Li Yurong.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22.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J], 2023, 9(4): 169-179 doi:

2022年,国史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第三个历史决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有力推动了国史研究与书写。本文立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梳理2022年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内政外交、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与经验,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参考。

一、理论与方法

整体来看,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具有鲜明的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特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1],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是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完整的正史著作。学界也进一步挖掘党史国史书写传统,深入探讨党史国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书写范式等问题。

深挖党史国史书写传统、探索新时代国史叙事体系,是2022年党史国史学界的一项重要工作。胡乔木、何干之、张静如、白寿彝等为党史、国史、民族史书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良书、王东平等学者强调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思考党史国史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议题。[2]李捷认为,新中国史的叙事方式,要把握如何对历史进行分期、如何写好当代史、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观这三个书写新中国史的关键点。[3]宋学勤认为,构建新中国史叙事体系需做到面向历史、面向现实和面向未来,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发挥新中国史叙事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4]金光耀认为,新中国史研究需继承与发扬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兼顾过去与当下,在观察中国时放眼全球,使党史国史研究具有更加丰富立体的历史图景。[5]

第三个历史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发布对国史书写提出了新的参照,为拓宽国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不少学者探究如何在国史研究中进一步结合第三个历史决议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期刊专门组稿,系统阐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党史国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并探讨进一步构建党史国史的叙事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6]杨凤城认为,需要在国史研究中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在历史长时段、广领域、宽视野中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进程,进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7]朱汉国认为,应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多维度重新审视新中国史,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推进新中国史研究新范式。[8]

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国史研究相结合,亦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吴忠民、颜晓峰、田克勤、张神根等学者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了探讨。[9]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这也要求学界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发展相结合,继续深化党史国史研究。

从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层面来看,学界继续以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丰富国史研究面相。概念分析是党史国史书写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共党史研究》专门组稿探讨党史国史中的重要概念。如郭若平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四项基本原则”等概念并揭示特定政治背景,认为概念的政治因应也影响政治决策和政治实践。[10]学科方法互鉴与比较在国史研究中得以拓展,黄文治认为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已成为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与突破口。[11]金大陆对历史学和社会学关于新中国口述史研究的取向进行了比对与考订,认为二者分别强调“史料”与“记忆—建构”范式,在旨趣、目标等方面既双向平行又相互映照。[12]账本、图像、报刊、音乐等成为学界拓展国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载体,如张海荣进一步挖掘乡村民间台账在集体化时期历史研究中的作用[13];龙伟通过上海报业和《解放日报》观察政治权力的毛细血管在媒介领域的运作路径[14]

二、内政外交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局之年,学界高度重视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制度史、执政能力建设史等内容。侯衍社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和经验,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政策和思想,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以及高度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创新意识。[15]崔禄春从百年党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在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的艰辛探索,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16]

学界分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制度研究,多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的制度探索与政治经验。孙泽学、左世元聚焦于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执政意识、扩大执政基础,提升了执政能力。[17]除了宏观性制度研究外,学界也注重从微观视角、区域视角研究地方政治建设。如姬文波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后武警(公安)部队体制变更和编制变化的过程[18];段世雄基于内蒙古的实践考察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问题。[19]

对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制度建设研究,学界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起步、调适与实践等问题。关海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路线和发展战略。[20]李永康认为,东欧改革经验在中国改革的动议、设计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但中国对东欧改革经验又不断进行调整与塑造,形成中国独有的改革思路。[21]在具体制度实践层面,刘维芳详细阐述了监督法的酝酿、制定、调适过程,认为监督法对于推动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2]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理论、实践等方面加快了创新步伐。万其刚对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了分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导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维度、制度维度、实践维度深入发展,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23]聂文婷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强军战略,领导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使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完成革命性重塑,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得到整体性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24]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储著武认为新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推进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25]苏熹认为中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在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体制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6]杜磊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大胆尝试改革,探索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院两制”模式,找到了一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27]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鲜明体现,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学界强调坚守“中国中心”、秉持世界眼光,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外交史、党的对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周进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复杂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28]也有不少学者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结合当代问题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外交史研究。

2022年是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美关系正常化50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学界对重要外交历史事件的再研究形成一股热潮,尤其是中美、中日关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共党史研究》在2022年第4期组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笔谈,萧冬连、章百家、牛军等学者围绕改革开放前后中共对外工作展开系列对话,强调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不只是一个“应变量”,还是重要的“自变量”,在国际格局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新时代东亚地区的秩序变革奠定了基础。[29]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不少学者分析中日邦交关系演进过程及未来发展走向。如毕亚娜、邓美薇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学术报告、座谈会、访问交流等方式进行的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对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30]还有学者着重总结分析了50年来中日关系研究的特点及其未来走向,如李明楠认为中日关系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关注二战和日本侵华战争等历史问题,还涉及国家形象、历史记忆、历史认识等内容,未来中日关系史研究需着重关注两国关系的长期变化和深层次原因,以及双方对彼此认知和共同价值观等内容。[31]

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学界注重推进香港回归、粤港协同发展历史的研究。聂励通过分析1949—1958年中英两国关于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交涉过程,透视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的互动过程与关系实质,认为在东西方对抗、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矛盾的交织中,中英两国最终在香港问题上形成既斗争又合作的局面。[32]程强强、夏泉以东深供水工程为视点,认为东深供水工程的建成、扩建与改造,体现了粤港关系不断深入发展,毗邻香港的广东省积极因应,形成从交流交往到交融的过程,促进了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密切了粤港两地人员往来与经济联系,促进了香港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33]

此外,学界也在努力挖掘外交史研究的新史料和新方法,进一步推动中国与苏联、印度以及第三世界交往关系的研究。唐仕春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者访苏参观团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中苏关系演变和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4]陈景彪、孟庆龙认为,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中印关系档案对于研究中印关系,包括两国高层会晤、边境纠纷、贸易往来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价值。[35]张春宇探讨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与挑战,认为中国对非洲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往来和互信,也推动了非洲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全球国际经济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36]

三、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始终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2022年国史学界进一步围绕财政、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财税制度是理解中国政治经济政策与现实发展道路相结合的锁钥。刘晓泉、吴焱军认为,新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总体呈现“集中—放权—集中”的基本轨迹。[37]赵毛晨具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上海工商业税征管方法,体现了税收制度的承续与转型。[38]

近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土地问题是理解新中国农村经济的一把钥匙。张会芳以无锡为中心,分析工商业较发达地区的土地占有和租佃关系状况及其变化,为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39]满永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角度再次思考土地改革相关内容,认为土地改革经由阶级划分建构起来的个体身份政治化,在建构政治化社会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重塑了乡村的社会文化。[40]同时,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关系问题也得到进一步研究,雷乐街分析了安徽凤阳农村“冒尖户”发展轨迹和结构特征,认为“冒尖户”体现了当时中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41]

物资调运、粮食统购统销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尹红群重点分析了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指出自上而下建立的粮食调运体系对稳定物价、保证供给、支持战争、救济灾荒、出口创汇和构建国家与农民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42]葛玲对广东地区统购统销政策及影响进行了探析,认为中央对统购统销政策目标的多重考量,为地方政策执行留下了相对灵活的自主调整空间。[43]刘志则认为,政府在实施统购统销政策时并未考虑到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商品流通的复杂性,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和供应紧张。[44]常明明也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特产品购销的形式与作用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划和管制机制,导致价格波动和竞争加剧。[45]

农业技术改进是新中国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张连辉、李进纬分析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理念的演进历程,认为“综合防治”将生物、机械和化学方法相结合,不仅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实践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46]徐岚、赵国壮分析了福建龙溪地区设计的一系列激励机制,通过搭建蔗糖产业链和粮食生产链的桥梁,实现蔗粮挂钩,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更为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使地方经验推动国家政策。[47]

工业建设成就与组织方式是国史领域的重点内容。曲冠青从整体上总结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战略经历——从“全盘发展”到“重点发展”再到“优先发展”的调整过程。[48]易棉阳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156项工程”在湖南落地的投资情况、项目进展、政策措施、组织协调、社会影响、环境保护等内容。[49]在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中,“三线建设”研究是一个不断出新的领域。朱佳木认为,需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重新评价“三线建设”的成果和影响,保护和利用三线工业遗产。[50]黄华平以西南铁路大会战为例,详细说明了三线铁路建设采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式,注重本地资料、本地人才、本地技术的应用,快速推进了西南铁路建设。[51]

外贸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新中国打破外部封锁禁运并建立起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形成了多方位的研究。黄庆林认为社会动员是推进外贸工作的关键手段之一,新中国外贸工作强调社会动员,将外贸工作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52]陈弢对改革开放后中德有关桑塔纳轿车国产化问题的协商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与德国在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互惠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实现本土化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53]

银行、金融、外汇券、外汇管理等内容亦是经济史研究的重点内容。马长伟通过对中南银行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迁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中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历程。[54]丁芮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折实储蓄进行了分析,认为折实储蓄不仅对于国家建设具有一定贡献,还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和信任感。[55]张玲蔚分析了195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中国外汇管理的重大挑战和发行“外汇券”的历史,认为“外汇券”因具有“钞证合一”的特殊属性,以及具有创汇与收汇这两个主要功能,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56]

学界还进一步对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人”与“制度”的互动展开了研究。李浩以援华苏联规划专家的技术援助活动为切入点,揭示了首都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矛盾性。[57]徐雪晴重点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矿企业中的师徒合同,认为师徒合同制度在员工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传承和培养关系,建立起厚重的师徒情感纽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58]姚二涛、李端祥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组织城市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历史,认为发挥妇女在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动员妇女在新时代新征程建功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9]夏雪、高晓林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厂托儿所建设的历史,认为工厂托儿所不仅使得劳动妇女能安心参与生产,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今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60]

四、社会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理,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亦是国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除了内政外交、经济建设等议题外,学界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治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历史研究,也向纵深处发展。

通过乡村社会透视国家治理,是学界继续深入的方向。郭志炜基于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的农业征税历史,认为农业税征收不仅影响到农民生计,也对乡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既体现了农民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可,也隐含着政府对农民土地财产和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的保护。[61]秦程节、王夫营以广东农业合作化为中心探究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指出农民与国家从最初的矛盾冲突到逐渐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农业合作化为中国农村革命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农民与国家的和谐关系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2]

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研究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社会研究的新领域。任铃从新中国林业建设实践出发,分析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宝贵经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63]王瑞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发展历史,探讨黄河上中游经历了从治理水土流失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64]李伟以太湖水域政区调整为例,阐述了太湖水域的政区划分和水利制度改革,认为政府对各地水域地理环境的真正了解是水域社会治理成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65]杨海源以广州港民船业为中心,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船民的管理取向由早期的“封锁管制”逐步转向“规范管理”,使船民获得了更多的保障和权利,也逐渐塑造了船民的集体观念。[66]

市政生活与城市治理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胡婷婷认为,1949—1955年中国共产党对上海自来水问题的处置坚持了“以民为本”和公有制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而党和政府在管理城市、管控城市资源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经验智慧,值得今天的城市治理借鉴和学习。[67]王星晨认为,1949—1951年天津市通过完善计租办法和改进征租方式,顺利解决了民用公房征租问题,初步建立起城市公房管理制度,进而建立政治认同,为中国城市房屋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68]

医疗卫生防疫制度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不少学者致力于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医疗制度问题,进而探讨政治因素如何影响医疗资源的调配和整合动员能力。周宇辉等聚焦于麻风防治,对中国各历史阶段麻风病防治的策略、措施、管理、实践经验、历史成就等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强调新中国在麻风防治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构建可持续的防治体系,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规划和策略。[69]为了推动国内外学界在医疗卫生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共党史研究》2022年第2期组织了当代中国医疗卫生防疫研究国际学者的笔谈,白玛丽、方小平、郭瑞琪、方立安等分别就中国疫病防治制度、技术、模式等展开讨论。例如,方小平认为中国在防止霍乱流行时采取了防疫应急机制和紧急措施,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这种全国性的防疫运动对当代中国仍具有一定的影响,“紧急规训国家”的功能和特征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仍在延续。[7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与文化建设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计。一方面,不少学者聚焦学校建设与管理、教育模式与制度、教育理念与课程等内容,探究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制度特色。例如,张璐研究了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建过程,认为该中学教育模式采用的政治思想、职业技能和文化科学三个并行的教育模式,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71]王超从语文课程互动话语流变的角度,指出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逐渐从政治教化取向转向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取向。[72]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的时代化、大众化也是学界关注的内容。赵秋实分析了上海里弄图书馆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期具有“群众性”“基层性”的特点。[73]随着国家体育运动与冬奥赛事的举办,学术界关于中国体育史、体育观、体育话语、体育政治等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加强,如李兆旭分析了1949—1954年冬季体育运动与群众体育制度建设的问题[74]

2022年是党史学习教育年,学界还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政治教育、学习运动展开了深入研究。朱旭东、施克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75]王龙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党史学习运动,指出党史学习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思想路线和加强组织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6]李海涛着重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关于对美谈判的宣传教育,其不仅帮助党员干部转变了对外交政策的认识,也为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77]刘明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示范教育的价值导向变迁,指出21世纪初期形成的以“科技、绿色、和谐”为导向的示范教育模式,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模式的创新。[78]

五、人物研究

新中国人物研究一直是国史研究的重要领域。2022年学界不仅继续阐释毛泽东思想,还注重分析毛泽东著作的编排、出版等特点,继而分析文献学背后的革命叙事与党史研究方法。黄江军通过研究《毛泽东选集》的编排方式来分析革命史叙事的经典化问题,指出《毛泽东选集》的编排方式具有概括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时间、空间、主题等方面的关联性和连贯性对于革命史叙事经典化至关重要。[79]学界也注重对毛泽东的历史文献进行再阐释,如聂文婷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再次分析了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在当代中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80]

除了毛泽东研究外,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重要历史人物也得到进一步研究。迟爱萍认为,周恩来在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中,注重发挥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的作用,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为新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81]易海涛以《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一文为切入点,分析了刘少奇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理论的思想内涵、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82]侯波则认为,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等重要观点,在思想和实践上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信心和动力,为中国工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南。[83]学界对于陈云的研究继续从经济思想、经济调整、经济建设及其贡献层面展开,进而探究其政治思想。例如房中认为,陈云在领导实践中注重民主和集中相结合,通过实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加强党内民主生活,为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和实践经验。[84]

加强习仲勋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是学界近年来的一个新方向。李敬煊、蒋飞探析了习仲勋的人民信访工作实践和理论,总结出习仲勋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特点和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习仲勋对于群众利益的高度关注和保障,推动了和谐稳定社会的建设,推进了信访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以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85]王莹阐释了习仲勋群众观点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习仲勋群众观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以丰富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拓展,实现从朴素情感共鸣到理论化系统化的提升,其群众观点在实践和理论上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86]

2022年,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年谱、传记出版工作继续推进。例如,余旭阳、邹文收集整理了湖南雷锋纪念馆馆藏资料以及全国公开出版的历史文献资料,出版了《雷锋年谱(1940—1962)》,充分展示了雷锋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轨迹和精神发展脉络。[87]范世涛、薛小和编纂了《薛暮桥年谱(1904—1952)》,呈现出中共经济研究群体经历和思想轨迹,是存史、资政、育人的经济学文献和原创性学术著作。[88]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写并出版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90卷,收入项南、高文华、章蕴、贺敏学、李任予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小传。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出版了《叶挺》《毛岸英》《许继慎》《赵尚志》《谢子长》等人物系列丛书。各省、市党史研究室与方志办等亦不断加强对地方党史人物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人物传记、纪念文集等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普通人及特殊群体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尹红群、张敏从“街道大妈”的角度,探讨城市基层社会的女性如何在城市政权建设中被建构并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代表性符号。[89]张学兵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城镇无户籍人口问题与特定的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紧密相关,更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的直接结果。[90]学界还加强了对各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经济建设参与者的口述采访,如周晓虹等对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工人进行口述采访,形成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系列成果。[91]储钰琦等对中国直播电视剧人也进行了口述采访,记录下电视剧人的创作体验、成长记忆、行业反思等内容。[92]

整体来看,2022年学界进一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结合,对各历史时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以及研究叙事均有新的推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可继续从三个层面深耕。一是加强国史研究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立足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二是夯实国史研究的主体内容,着重研究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发展规律、历史经验,进而关照外交、经济、教育、文化、生态建设等多维度的内容;三是拓展国史研究的史料与方法,不仅要继续深挖国内国外的档案及多类型史料,还要借鉴多元方法解读史料、分析历史,推动党史国史的繁荣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供销合作社与国家商业体制变迁研究(1949—1962)”(项目批准号:23C1000302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刘志

统购统销前粮食价格波动原因新探

[J].中共党史研究,2022(6):69-82.

[本文引用: 1]

常明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特产品购销探析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53-67,157.

[本文引用: 1]

张连辉李进纬.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理念的演进历程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68-80,157-158.

[本文引用: 1]

徐岚赵国壮

从地方经验到国家政策:福建省龙溪地区蔗粮挂钩政策的历史考察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97-110,158-159.

[本文引用: 1]

曲冠青

从“重点”到“优先”——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过程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57-67,157.

[本文引用: 1]

易棉阳

“156项工程”项目是怎样落地的?——以湖南为例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1):115-129,160.

[本文引用: 1]

朱佳木

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15-22,156.

[本文引用: 1]

黄华平

三线铁路建设模式探析——以西南铁路大会战为例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68-80,157-158.

[本文引用: 1]

黄庆林.

1949—1971年中国外贸工作中的社会动员研究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81-96,158.

[本文引用: 1]

陈弢

中德有关桑塔纳轿车国产化问题的协商及其影响(1985—1991)

[J].中共党史研究,2022(2):81-91.

[本文引用: 1]

马长伟侨资中南银行研究(1921—1952)[M].北京中华书局2022.

[本文引用: 1]

丁芮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折实储蓄述论

[J].中共党史研究,2022(4):141-150.

[本文引用: 1]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周良书

张静如对中共历史学批评的探索与贡献

[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4):92-103.

[本文引用: 1]

张玲蔚

“外汇券”与中国的外汇管理工作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32-47,156.

[本文引用: 1]

李浩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徐雪晴.

1949—1958年工矿企业青年工人的技术培养——以师徒合同为中心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1):39-53,157-158.

[本文引用: 1]

姚二涛李端祥

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组织城市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历史考察

[J].党的文献,2022(6):109-118.

[本文引用: 1]

夏雪高晓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厂托儿所建设

[J].党的文献,2022(2):107-114.

[本文引用: 1]

郭志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农业税征收与乡村社会——以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为例

[J].中共党史研究,2022(1):36-47.

[本文引用: 1]

秦程节王夫营

农业合作化视域下的农民与国家关系——以广东为中心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3):31-43.

[本文引用: 1]

任玲.

1949—1966年我国林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J].党的文献,2022(3):107-114.

[本文引用: 1]

王瑞芳

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6):89-105,158-159.

[本文引用: 1]

李伟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水域社会治理研究——以太湖水域政区调整为例

[J].中共党史研究,2022(2):92-104.

[本文引用: 1]

杨海源

新中国初期民船组织变迁与船民管理——以广州港民船业为中心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4):73-85.

[本文引用: 1]

胡婷婷.

1949—1955年中国共产党对上海自来水问题的处置研究

[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4):41-47.

[本文引用: 1]

王星晨.

1949—1951年天津市民用公房征租研究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6):33-45.

[本文引用: 1]

周宇辉顾恒严良斌中国现代麻风防治史(1949—2020)[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方小平

中国的霍乱流行:防疫应急机制与“紧急规训国家”(1961—1965)

[J].中共党史研究,2022(1):96-99.

[本文引用: 1]

张璐

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探析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6):72-88,158.

[本文引用: 1]

王超新中国70年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1949—2019)[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赵秋实

大众阅读:上海里弄图书馆的兴盛(1949—1965)

[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6):32-38.

[本文引用: 1]

李捷

新中国史的叙事方式、问题把握与精神铸就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8.

[本文引用: 1]

宋学勤

构建新中国史叙事体系的“三个面向”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75-84.

[本文引用: 1]

金光耀

新中国史研究三题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84-92,157.

[本文引用: 1]

王爱云

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于新时代研究的指导意义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1):22-26.

[本文引用: 1]

杨凤城

大历史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55-65,157.

[本文引用: 1]

朱汉国

范本、范式、范例: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史研究的方法示范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66-75,157.

[本文引用: 1]

吴忠民

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

[J].中国社会科学,2022(7):21-38,204.

[本文引用: 1]

郭若平

思想史场域:中共概念史的政治因应

[J].中共党史研究,2022(4):124-140.

[本文引用: 1]

黄文治

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及其三重取向

[J].苏区研究,2022(1):47-55.

[本文引用: 1]

金大陆

“口述史”与“口述记忆”——新中国史口述研究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取向

[J].中共党史研究,2022(3):105-116.

[本文引用: 1]

张海荣

民间台账挖掘利用与党史国史研究的深化——以集体化时期乡村民间台账为例

[J].安徽史学,2022(2):160-168.

[本文引用: 1]

龙伟成为人民报纸:新中国上海报业的历史变革(1949—195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侯衍社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阐释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4-21.

[本文引用: 1]

崔禄春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孙泽学左世元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历史经验研究(1949—1956)[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姬文波.

1959—1966年武警(公安)部队体制变更和编制变化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111-127,159.

[本文引用: 1]

段世雄

新中国成立初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的解决

[J].中共党史研究,2022(1):23-35.

[本文引用: 1]

关海庭

中国共产党成功启动改革开放原因再分析

[J].中共党史研究,2022(3):137-147.

[本文引用: 1]

李兆旭.

1949—1954年群众体育制度建设述论——以冬季体育运动为中心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128-142,160.

[本文引用: 1]

朱旭东施克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王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党史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48-56,156-157.

[本文引用: 1]

李海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共党内关于对美谈判的宣传教育

[J].中共党史研究,2022(6):144-155.

[本文引用: 1]

刘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示范教育的价值导向变迁

[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1):65-72.

[本文引用: 1]

黄江军

《毛泽东选集》著作编排与革命史叙事的经典化

[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2):36-49.

[本文引用: 1]

聂文婷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J].党的文献,2022(4):58-64.

[本文引用: 1]

迟爱萍

周恩来与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

[J].党的文献,2022(4):65-72.

[本文引用: 1]

易海涛

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一文的诞生及理论意义

[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6):45-51.

[本文引用: 1]

侯波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22-31,155-156.

[本文引用: 1]

房中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4):70-74.

[本文引用: 1]

李敬煊蒋飞

习仲勋人民信访工作实践和理论探析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6):98-109.

[本文引用: 1]

王莹

从情感到自觉:习仲勋群众观点的历史演进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4):86-99.

[本文引用: 1]

余旭阳邹文雷锋年谱(1940—1962)[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范世涛薛小和薛暮桥年谱(1904—1952)[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本文引用: 1]

尹红群张敏

“戴红袖章的街道大妈”与新中国初期城市街道治理

[J].安徽史学,2022(5):161-168.

[本文引用: 1]

张学兵

计划经济时期城镇无户籍人口问题探析

[J].中共党史研究,2022(1):133-144.

[本文引用: 1]

周晓虹周海燕朱义明农业机械化的中国想象:第一拖拉机厂口述实录(1953—2019)(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本文引用: 1]

储钰琦中国直播电视剧史——中国第一代电视剧人口述史(1958—1966)[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李永康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东欧改革经验的借鉴

[J].中共党史研究,2022(6):111-124.

[本文引用: 1]

刘维芳

监督法从酝酿到出台的历程考察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36-52,157.

[本文引用: 1]

万其刚

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5):4-22,156.

[本文引用: 1]

聂文婷

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成就与启示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5):52-63,157-158.

[本文引用: 1]

储著武.

1957年中国科学研究体制之“争”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94-107,158-159.

[本文引用: 1]

苏熹

中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的演进(1949—1978年)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135-151,160.

[本文引用: 1]

杜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学院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改革探索

[J].中共党史研究,2022(1):48-60.

[本文引用: 1]

周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34-54,156.

[本文引用: 1]

萧冬连

关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国际环境的考察

[J].中共党史研究,2022(4):85-96.

[本文引用: 1]

毕亚娜邓美薇

改革开放初期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的创立及其影响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23-35,156.

[本文引用: 1]

李明楠

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50年:脉络、现状与趋向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81-93,158.

[本文引用: 1]

聂励

中英两国关于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交涉(1949—1958)

[J].中共党史研究,2022(5):80-94.

[本文引用: 1]

程强强夏泉

东深供水工程与粤港关系的发展演变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120-134,159.

[本文引用: 1]

唐仕春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者访苏参观团的多重探索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3):123-138,159-160.

[本文引用: 1]

陈景彪孟庆龙

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印关系档案评析

[J].中共党史研究,2022(4):151-156.

[本文引用: 1]

张春宇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5):90-106,159.

[本文引用: 1]

刘晓泉吴焱军

新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探析(1949—1959年)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4):105-119,158-159.

[本文引用: 1]

赵毛晨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上海工商业税征管方法的探索

[J].中共党史研究,2022(2):64-80.

[本文引用: 1]

张会芳近代无锡农村的地权、租佃与经济发展(1840—195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本文引用: 1]

满永

土地改革研究的再思考: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2):89-102.

[本文引用: 1]

雷乐街

改革初期农村“冒尖户”的发展路径和结构特征——以安徽凤阳为例

[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6):46-58.

[本文引用: 1]

尹红群.

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5):107-118,159.

[本文引用: 1]

葛玲

一九五三年统购统销政策在广东的落地及影响

[J].中国党史研究,2022(5):100-11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