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之源与提升路径<sup><xref ref-type="fn" rid="note1">1</xref></sup>
Please wait a minute...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Vol. 6 Issue (1): 57-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之源与提升路径1
杨延圣,徐萌
The Source and Promotion Path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
Yansheng Yang,Meng Xu
全文: HTML    PDF(1243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成果积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续探索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着错误文化心态影响、西方文化势力渗透以及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弱势等多方面挑战,应从增强文化认知、推动文化创新、推进文化交流和提升文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心态文化创新    
出版日期: 2020-06-1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延圣,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徐萌,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1”的文章,特向您推荐。请打开下面的网址: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abstract/abstract154968.shtml" name="neirong"> 1">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杨延圣
徐萌

引用本文:

杨延圣,徐萌.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之源与提升路径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57-64.
Yansheng Yang,Meng Xu. The Source and Promotion Path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 6(1): 57-64.

链接本文: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      或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0/V6/I1/57

[1] 张九童.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价值定位、应然功能[J].长白学刊,2019(4):142-148.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中国发展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21.
[4]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1.
[6] 肖贵清,张安.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1):26-33.
[7] 耿超,徐目坤.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8] 居黎东.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J].当代世界,2005(12):41-44.
[9] 梁凯音.论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110-113.
[10] 舒隽.发出时代强音:文化、价值观自信与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7.
[1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4.
[16]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2).
[17] 闻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N].人民日报,2017-10-16(7).
[1] 朱国栋.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48-56.
[2] 丁俊萍,孟维嘉. 毛泽东探索中国道路的问题意识及其当代启示[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30-38.
[3] 李洁. 论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新时代意涵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96-106.
[4] 张荣华,梁超.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审思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07-117.
[5] 郑佳然. 试论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及价值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25-131.
[6] 刘月霞,高佩璐. 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48-155.
[7] 韩喜平,张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综述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87-95.
[8] 顾钰民. 从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65-71.
[9] 周昭成,蔡万焕.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104-111.
[10] 龙治铭,蔡万焕.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数据质量——对十九大精神融入“原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40-49.
[11] 刘敬东,刘恩至,蔡万焕.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17-23.
[12] 陈明凡,李成旺. 以新时代理论旗帜统领“概论”课教学*[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24-28.
[13] 李萌,林毅. 新时代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规范的关键点[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119-128.
[14] 燕连福,何建宇. 新时代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机遇与发展对策[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96-103.
[15] 任鹏.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特点和逻辑进路[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04(04): 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