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Vol. 8 Issue (3): 136-1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及其路径
豆素勤,王强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Discourse and Its Pat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Dou Suqin,Wang Qiang
全文: HTML    PDF(1165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话语转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说服力与亲和力、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话语转换需要遵循政治性和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原则。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转换,实现以理服人;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实现以实引人;生活话语向叙事话语转换,实现以事化人;叙事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实现以情动人,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路径    
出版日期: 2022-11-11
作者简介: 豆素勤,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王强,法学博士,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豆素勤
王强

引用本文:

豆素勤,王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及其路径[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3): 136-142.
Dou Suqin,Wang Qia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Discourse and Its Pat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2, 8(3): 136-142.

链接本文: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      或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2/V8/I3/136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 白显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93-9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
[4]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及其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97-403.
[5] 王丽荣,蔡开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7(11):184-188.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6.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9]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4.
[10]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3.
[11] 马忠.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7.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1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7.
[15]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6.
[16] 潘晴雯.从说理走向叙事:思政话语的转换及其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2(8):73-77.
[17]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
[1] 滕明政. 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探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3): 127-135.
[2]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建议[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2): 128-141.
[3] 乔惠波,李学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1): 120-127.
[4] 杨延圣,王瑞.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探究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1): 136-144.
[5] 熊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建党精神的基本思路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 7(4): 67-75.
[6] 叶立国. 基于“翻转课堂”的思政课“五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 7(3): 140-147.
[7] 张云莲,王海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使命[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 7(3): 148-155.
[8] 柏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审思与探索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3): 138-146.
[9] 张新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2): 26-33.
[10] 李英,李雪飞.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体性实现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2): 103-109.
[11] 贾耀忠,赵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2): 110-116.
[12] 闫安.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转化”教学实践的认识和思考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40-147.
[13] 刘月霞,高佩璐. 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48-155.
[14] 谷永鑫.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国际传播力探析——以清华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edX课程为例[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134-140.
[15] 刘芳.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演进及其特点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1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