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Vol. 9 Issue (4): 118-126    
中共党史研究
毛泽东关于会议工作方法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吴文珑
Mao Zedong's Important Thought on Methods of Conference Work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u Wenlong
全文: HTML    PDF(1298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会议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治国理政过程中经常思考、研究和采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围绕会议的意义和功能、会议的准备、会议的进行和会议的落实等问题,毛泽东在其文章、谈话、书信和电报中作了大量精辟论述,从而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会议观。毛泽东论述的会议工作方法,既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他领导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要求,又体现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其中许多内容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而且对现实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会议工作方法毛泽东作风建设    
出版日期: 2024-01-18
作者简介: 吴文珑,法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吴文珑

引用本文:

吴文珑. 毛泽东关于会议工作方法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4): 118-126.
Wu Wenlong. Mao Zedong's Important Thought on Methods of Conference Work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3, 9(4): 118-126.

链接本文: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      或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3/V9/I4/118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0.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16.
[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9]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0] 谢觉哉日记(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6.
[11] 毛泽东传(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3.
[12] 中央文献研究室.史林智慧琐谈(续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0.
[13]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 《共和国日记》编委会.共和国日记(1950)[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312.
[15] 石仲泉,沈正乐,杨先材,等.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23.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64.
[17]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0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65.
[18] 周恩来传(1898—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460.
[19]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8.
[20]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348.
[2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1.
[22]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62.
[2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1] 谢江平,谢莉娅. 从“古今中外法”看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论原则[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4): 110-117.
[2] 李安增,刘鲁政.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奠基性贡献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3): 78-87.
[3] 孙进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如何讲好毛泽东思想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2): 90-96.
[4] 林晨. 改革开放以来党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经验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2): 125-134.
[5] 任晓伟,潘雨泽. 国内外学者关于施拉姆毛泽东研究的评析*[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1): 155-164.
[6] 田克勤. 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认识的升华*[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3): 9-20.
[7]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建议[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2): 128-141.
[8] 王增福,李志亮. 坚持党的领导与政治思想建党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2): 90-98.
[9] 杨新宾.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家书中的调查研究思想探究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2): 108-117.
[10] 骆文杰,韩冬雪. 毛泽东关于改造乡村宗族的论述理析[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 8(1): 96-105.
[11] 徐奇,鲁宽民. 新时代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评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3): 61-72.
[12] 陈占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15年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2): 16-25.
[13] 丁俊萍,孟维嘉. 毛泽东探索中国道路的问题意识及其当代启示[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30-38.
[14] 钟全昌. 试析毛泽东书法的文化和艺术价值[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141-148.
[15] 代红凯.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思想论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