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新时代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评析<sup><xref ref-type="fn" rid="note1">1</xref></sup>
Please wait a minute...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Vol. 6 Issue (3): 61-7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时代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评析1
徐奇,鲁宽民
Comments and Analyses on the Researches of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and On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Qi Xu,Kuanmin Lu
全文: HTML    PDF(1413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回顾新时代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成果,《实践论》《矛盾论》的创作背景、理论渊源、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历史地位、时代价值、文本考订等命题的研究以及海外《实践论》《矛盾论》研究的译介与评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实践论》《矛盾论》研究要从深耕和创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发掘史料、考证史实以及将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中四个着力点入手,不断构筑新的学术生长点。

关键词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出版日期: 2020-11-30
作者简介: 徐奇,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鲁宽民,法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1”的文章,特向您推荐。请打开下面的网址: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abstract/abstract155653.shtml" name="neirong"> 1">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徐奇
鲁宽民

引用本文:

徐奇,鲁宽民. 新时代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评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3): 61-72.
Qi Xu,Kuanmin Lu. Comments and Analyses on the Researches of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and On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 6(3): 61-72.

链接本文: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      或      http://smthe.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0/V6/I3/61

[1] 马彦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语境下《实践论》的“四重”特性[J].宁夏党校学报,2017(1).
[2] 秦慧杰.汲取《实践论》的思想力量[J].奋斗,2014(9):53.
[3] 曾秀芹.新时代背景下《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理论贡献及价值新解[J].南方论刊,2020(2).
[4] 朴林.《实践论》《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J].奋斗,2017(19).
[5] 许全兴.赢得伟大胜利的法宝——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2).
[6] 刘毅强.《实践论》《矛盾论》的新解及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1):38.
[7] 逄焕学.浅析《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J].商,2015(48):106.
[8] 陈敏,李钧.读《实践论》、《矛盾论》有感[J].商,2013(8):293.
[9] 陶富源.《实践论》《矛盾论》的深远指导意义[J].江淮论坛,2018(3).
[10] 张明.建构《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出场”方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7(12).
[11] 刘丰华.《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纪念“两论”问世80周年[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7):21.
[12] [澳]尼克·奈特.毛泽东与新哲学[J].李鹏译.毛泽东研究,2015(3).
[13] 杨瑞森.关于“两论”的当代价值(一)——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6):99-102.
[14] 王伟光.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N].光明日报,2017-09-01(6).
[15] 王振民.毛泽东话语体系中的黑格尔初探[J].中共党史研究,2019(6):82-92.
[16] 祝彦.《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价值[J].人民论坛,2017(35).
[17] 桑明旭.毛泽东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之间——基于《实践论》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比较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1):2.
[18] 苏伟.再论矛盾分析法中的“五定”要诀——纪念《矛盾论》发表80周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
[19] 李佑新.《实践论》《矛盾论》的主题与价值[N].光明日报,2017-10-30(15).
[20] 何建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八十周年[N].光明日报,2017-10-30(15).
[21] 孙正聿.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重读《实践论》《矛盾论》[J].哲学研究,2015(3).
[22] 陈世珍.解读《实践论》、《矛盾论》的三种视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4):79-84.
[23] 张伊宁,张兢.毛泽东与“如何研究战争”——兼及对我军探索信息化建军与作战规律的几点思考[J].党的文献,2013(3):47.
[24] 蒙胜军,李明德,郑冬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合规律性及当代价值——以《反杜林论》和《矛盾论》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79.
[25] 张娇.“实践论”与“致知论” ——毛泽东与张岱年认识论思想之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8.
[26] 张娇,周德丰.“矛盾”与“兼和” ——毛泽东与张岱年唯物辩证法思想之比较研究[J].云梦学刊,2014(3):5-12.
[27] 聂谱时.诠解《矛盾论》的三个新视角[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1):64-67.
[28] 张明.21世纪如何阅读《矛盾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7(7):22-28.
[29] 黄光秋.对《实践论》《矛盾论》行文形式和风格的思考——文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7.
[30] 孙芮晨,杨小刚.毛泽东语言表达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当代启示——重读《实践论》《矛盾论》[J].延边党校学报,2016(2):25-26.
[31] 郭清,杨丽.风格、成因和启示:《实践论》话语特色的三重考量[J].理论导刊,2020(6):106-108.
[32] 李亿,吴荣军.原初、实践与习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体的三种基本形态——基于《矛盾论》文本用语形式的分析和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7(7):12-20.
[33] 刘敬东,张玲玲.《实践论》《矛盾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28.
[34] 苏伟.习近平对毛泽东矛盾理论的自觉继承与双重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2.
[35] 杨振闻.《实践论》《矛盾论》:话语权建构的成功典范[J].毛泽东研究,2019(2).
[36] 刘华初.毛泽东“两论”与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3(4).
[37] 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
[38] 李北群,张齐.毛泽东“两论”对教条主义批判的当代启示——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
[39] 刘毅强.《实践论》《矛盾论》与党的思想路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6).
[40] 许全兴.胜利的法宝,必读的经典——《实践论》《矛盾论》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N].北京日报,2017-09-11(15).
[41] 聂鑫琳.中国文艺的当下创作与未来发展——基于《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1):60.
[42] 余建军.毛泽东唯物史观演进的四个关节点[J].重庆社会科学,2014(10):100.
[43] 张逸云.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层次分析[J].党史文苑,2012(24):20.
[44] 陆剑杰.毛泽东哲学的真理再评和价值重估[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2):19.
[45] 王朝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9.
[46] 李恩来,靳书君.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中国化的演变与影响——以《共产党宣言》的汉译本为线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9(2):36.
[47] 郝娜.毛泽东的“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山之作[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
[48] 郑敏希.稳定、和谐与生态发展的价值——我国不同时期对《矛盾论》思想的新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47.
[4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50] 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22.
[51] 吕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探究——基于《实践论》的文本分析与现实解读[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4):5.
[52] 郭赤婴.简论毛泽东的矛盾系统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75.
[53] 任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为《实践论》问世80周年而作[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18.
[54] 陈红娟.从文本到方法:《实践论》话语创新及其当代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20(1).
[55] 鞠俊俊,田兵.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2-22(8).
[56] 张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内涵与哲学路径——纪念《实践论》和《矛盾论》创作80周年[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7-60.
[57] 简福平.《矛盾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55.
[58] 吴毅君,王凯.毛泽东《实践论》在新时代的价值诠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
[59] 杨瑞森.关于“两论”的当代价值(二)——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1):75.
[60] 伊文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实践论》与《矛盾论》的文本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5):19.
[61] 胡为雄.毛泽东怎样修改《实践论》[J].理论视野,2013(12):35.
[62] 苑承丽,鄂宇鹏.论毛泽东的《矛盾论》及当代价值[J].理论观察,2019(7):29.
[63] 许全兴.《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研究中的史实纠谬[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6):42.
[64] 常改香.用文本比较为毛泽东《矛盾论》辩诬——以矛盾特殊性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4-28.
[65] 张明.症候阅读:解释《矛盾论》的科学方法[J].学海,2014(6):11.
[66] [澳]尼克·奈特.李达与毛泽东思想[J].张明,编译.毛泽东研究,2018(4):108.
[67] 王振民.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的《矛盾论》解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4):9-15.
[68] 曾军.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J].文学评论,2018(1):14-20.
[69] 孙宜芳.《实践论》中毛泽东的理解观——基于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分析[J].求索,2015(10):65-69.
[70] 张颖.实践的主体与主体的实践: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论毛泽东的《实践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2):62-72.
[71] 杨紫秋.论阿尔都塞对《矛盾论》的双重诠释[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1):168-176.
[72] 蓝江.不平衡矛盾与一分为二——巴迪欧论毛泽东的《矛盾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4):102-106+108.
[1] 陈占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15年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2): 16-25.
[2] 朱国栋.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48-56.
[3] 丁俊萍,孟维嘉. 毛泽东探索中国道路的问题意识及其当代启示[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30-38.
[4] 杨延圣,徐萌.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之源与提升路径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57-64.
[5] 刘占虎. 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论述的生成逻辑探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65-74.
[6] 钟全昌. 试析毛泽东书法的文化和艺术价值[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 6(1): 141-148.
[7] 李洁. 论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新时代意涵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96-106.
[8] 张荣华,梁超.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审思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07-117.
[9] 郑佳然. 试论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及价值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25-131.
[10] 刘月霞,高佩璐. 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5(4): 148-155.
[11] 韩喜平,张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综述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87-95.
[12] 顾钰民. 从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65-71.
[13] 代红凯.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思想论析1[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103-111.
[14] 谷永鑫.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国际传播力探析——以清华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edX课程为例[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05(03): 134-140.
[15] 蔡乐苏,赵波,林毅. 强化党内监督:1955年中国共产党监察委员会成立原因初探[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4(1): 73-78.